DB14∕T 3127-2024 产业园区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山西省)

ID

90FF97701C0049B49238EBEA48FB4435

文件大小(MB)

1.13

页数:

14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1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302030,CCS Z 04 □Bl 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14/T 3127—2024,产业园区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2024-09-25 发布2024-12-25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14/T 3127—2024,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5工作程序 2,6评价范围与评价因子确定 2,7规划概述与协调性分析.3,8碳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4,9碳排放评价目标与指标设置4,10碳排放预测与分析.5,11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碳减排措施..5,12评价结论..6,附录A (资料性)产业园区主要碳排放活动及温室气体种类 7,附录B (资料性)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 9,参考文献10,I,DB14/T 3127—2024,y z —>—,刖 s,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旭东、吴俊松、张成、周汾涛、高建军、陈佳琪、李小利,II,DB 14/T 3127—2024,产业园区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产业园区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总则、工作程序、评价范围与评价因子确定、,规划概述与协调性分析、碳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碳排放评价目标与指标设置、碳排放预测与分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碳减排措施、评价结论,本文件适用于产业园区规划的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HJ 1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13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DB14/T 2864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产业园区,指经山西省各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设立,具有统一管理机构及产业集群特征的特定规划区域。主,要包括工业类产业园区、农业类产业园区和文化旅游类产业园区,[来源:HJ 131-2021, 3,有修改],32,温室气体,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本文件中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0D、甲烷(CHD、氧化,亚氮(N2)、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Q与三氟化氮(即3),[来源:GB/T 32150-2015, 31,有修改],33,二氧化碳当量(C02e),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来源:GB/T 32150-2015, 316],34,碳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包括农作物碳汇、湿地碳汇和林业碳汇等,35,碳排放强度,1,DB 14/T 3127—2024,指单位产值、单位工业增加值或单位产品产量等的碳排放量,4总则,4.1 产业园区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应与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衔接,并在评价时段上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一致,4.2 针对各类产业园区规划主导产业的碳排放特征开展评价工作,重点分析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焦化和化工等为主导的工业类产业园区碳排放水平和降碳潜力,43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及其所在区域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等己有资料,开展碳排放调查、预测与分析,5工作程序,产业园区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图1产业园区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6评价范围与评价因子确定,6.1 评价范围确定,6.1.1 评价范围应根据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和规划主导产业特征,参照GB/T 32150、DB14/T 2864、《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和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等所规定的碳排放活动进行确定,6.1.2 评价范围应包括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等涉及碳排放的,2,DB 14/T 3127—2024,各类活动。其中,工业类产业园区重点评价工业生产过程、能源活动和废弃物处理等;农业类产业园区,重点评价农业生产过程、能源活动、废弃物处理、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等;文化旅游类产业园区重点评,价能源活动、废弃物处理、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等。产业园区主要碳排放活动可参考附录A,62评价因子确定,6.2.1将产业园区碳排放活动涉及的主要温室气体作为评价因子,包括二氧化碳(CO?)、甲烷(CHD、,氧化亚氮(耳0)、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e)与三氟化氮(NF3),产业园区碳排放活动所涉及的温室气体种类可参考附录A?,62.2评价因子按全球变暖潜势值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C0/c)。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可参考附,录Bo,7规划概述与协调性分析,7.1 规划概述,7.1.1 说明与碳排放活动相关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碳排放管理等,7.1.2 产业发展内容包括主导产业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时序及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的产品种类、,规模及生产工艺等。其中……

……